圣旨和信件很快让锦衣卫八百里加急送出,关键时刻还得用锦衣卫,让礼部官员去宣旨,可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。
后面几天倒没什么要他特别关注的事,前面朝会交代的事情,各部都有得忙的,朱慈烺主要就听一下汇报,指导几句,现在根基不稳,插手太多容易生乱。
后天又是大朝会的日子,这次朱慈烺把江北四镇总兵都叫来述职,他登基称帝后,还没见过其它几人,反正都那么近,叫回来觐见一下自己也是必要的,他这个皇帝可不能没有存在感。
不过大朝会前晚,朱慈烺悄悄让人把黄得功秘密叫进宫来。
在一处偏殿内,朱慈烺坐在上首,王思恩领着一个身形壮阔的人进来,只见他面露威严肃目,双眼目光如炬,一步步靠近,就能感受到一股凶威气势袭来。
黄得功也看到前面坐着的朱慈烺,身着红色五爪龙袍,庄严魏耸,有股不怒自威的压迫感,跟记忆中以前见到的羸弱太子完全是两个样子。
他来到跟前十来米处,双膝跪地参拜道:“臣黄得功,参见陛下!”
朱慈烺起身,缓步走到他面前,将他托起,感叹说道:“靖南伯请起,想不到再见靖南伯,竟然是这样情景,想我大明将士百万,唯有勇卫营才是忠臣良将啊!”
“臣愧对先帝!”
听到如此评价勇卫营,身为天子亲军,却没能及时勤王救驾,黄得功顿感懊悔,语气哽咽,又再次跪下。
黄得功出身京营,后面崇祯让曹化淳把勇士营和四卫营合并新组建勇卫营,为天子亲军,黄得功就是那个时候被选拔加入的。
勇卫营自组建以来,剿寇战清,屡立战功,孙应元、周遇吉、黄得功三位主要代表人物,为大明征战四方,忠心耿耿,前两人都已经战死,现在勇卫营只剩下黄得功这一支。
现在朱慈烺说勇卫营才是大明的忠臣良将,无疑是对黄得功最大的肯定。
之前还在山东的时候,朱慈烺就派人给他送信,问黄得功的勇卫营是否还忠于大明,忠于皇帝,自己要到南京登基,如果还认同他的身份,就让马士英代表他们去南京迎立他这个大明储君。
当时黄得功,高杰和刘良佐驻扎的地方归马士英节制,但黄得功和其他两人不同,他是天下亲军,直属崇祯管辖的,崇祯殉国后,朱慈烺是大明储君,黄得功当然会效忠到朱慈烺麾下。
黄得功实力不小,他找到马士英说了情况后,马士英当然不傻,自然明白太子的意思,太子登基,只有文官拥立,还是东林党颇多的情况,当然不行。
但黄得功的政治地位还不够资格去南京拥立,也不可能带兵去,就由他这个节制三镇总兵的凤阳总督代表去。
在朝堂不能让文官说了算,也不能东林党一家独大,马士英做出选择,得到的回报,他也由此获得入阁的机会。
有朱慈烺自己带来原刘泽清的军队,加上黄得功的支持,朱慈烺自己又是大明正统,他这个皇帝当得说话才有那么大的份量,比原来历史上朱由崧称帝后的局势好一万多倍了。
“靖南伯的忠心,朕看在眼里,父皇之事也是无力回天!”朱慈烺哀叹,黄得功收到勤王召令后,北京城都被攻破了。
两人聊了一会联络完感情,朱慈烺便说回正事道:“靖南伯,朕秘密叫你进宫来,是有事要和你详谈!”
黄得功起身,声音洪朗道:“请陛下吩咐,臣和勇卫营必不负陛下所托!”
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